脑血管瘤破裂怎么办?神经介入来帮忙!

钟文渊
2024-12-23
来源:彭山区人民医院

脑血管瘤是一种由脑血管异常扩张引起的疾病。这一疾病会对人身体带来很大危害,一定不能忽视,脑血管瘤一旦破裂,会导致严重的颅内出血,威胁生命。神经介入技术为脑血管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脑血管瘤破裂时,神经介入如何发挥作用?


一、脑血管瘤的症状表现

脑血管瘤破裂是一种危急情况,常伴随突发的剧烈的头痛、呕吐呈喷射状,也会有意识上的障碍,表现为从轻度嗜睡、精神错乱到昏迷,病情严重者迅速失去意识。患者会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甚至完全瘫痪的情况也会有语言理解困难视物模糊颈部僵硬瞳孔异常等症状。


二、脑血管瘤破裂的危害

脑血管瘤破裂后,最常见的破裂结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导致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血液直接渗入脑组织,造成局部脑组织受损。也会有脑室内出血的情况,血液流入脑室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积水。脑血管瘤破裂出血会迅速增加颅内压力,压迫脑组织,容易引起小脑扁桃体疝或大脑幕切迹疝,直接威胁生命出血区周围脑组织因压迫出现缺血、水肿,加重脑功能损害。出血损伤了脑神经系统,患者容易出现多种神经功能障碍,如患者意识会有所改变从嗜睡到昏迷,严重者迅速进入深度昏迷状态。出血损害运动神经中枢,导致一侧或双侧肢体瘫痪。语言中枢的脑血管瘤破裂导致语言理解困难。脑血管瘤破裂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即使及时救治,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幸存者中,大约半数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或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三、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瘤破裂的方法

弹簧圈栓塞术是神经介入治疗脑动脉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微创性和高效性。医生通过在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将柔软的金属弹簧圈精准送入动脉瘤腔内。弹簧圈会在瘤腔中填充并卷曲形成紧密的血栓,阻止血液流入动脉瘤,从而降低破裂风险并防止再出血。血泡样动脉瘤是由动脉壁缺陷引起的假性动脉瘤,具有高破裂风险和高病死率。此类病变不适合传统的弹簧圈栓塞或动脉瘤夹闭术,而是需要更复杂的包裹或搭桥策略。也可以选择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主要是针对宽颈或形态复杂的脑动脉瘤的一种先进神经介入治疗技术。医生会先在瘤颈处放置支架,然后再通过导管填充弹簧圈。支架能够固定弹簧圈,防止其移位。

血流导向装置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新型技术,专门针对宽颈、巨型或其他复杂动脉瘤,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血泡样动脉瘤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血流导向装置适合于血泡样动脉瘤。这一治疗方法是植入一种特殊的金属支架,将其放置在瘤颈及其周围正常血管内。支架由高密度金属网构成,可改变血流方向,显著减少血液进入动脉瘤腔,同时维持正常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四、神经介入的优势

神经介入通过微小导管进行治疗,需在大腿根部进行穿刺,无需开颅手术。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得也较快,适合全身状况较差或高龄患者。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医生可以清晰定位病变部位,并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大小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更加精准,风险可控,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神经介入技术适用于各种复杂的脑血管瘤,为传统手术无法解决的病例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避免了开颅相关的出血、感染等高风险问题,如果患者术后出现动脉瘤复发或新生病灶,神经介入可以多次进行治疗,无需反复开颅。


总结

总之,脑血管瘤破裂危害极大,神经介入治疗以其微创、安全、精准的特点,为脑血管瘤破裂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显著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预后。


钟文渊 彭山区人民医院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