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一变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党建工作的实施方式与进度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党建教育工作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新媒体的兴起则为党建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本文旨在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其优势,创新党建教育工作模式,使党建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进一步提升党建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一、新媒体时代党建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构建科学的新媒体宣传平台
党建教育作为党的重要工作环节,旨在深化党员思想教育,提升其政治素养,并强化其组织纪律观念,进而促进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然而,当前的党建教育工作在平台建设方面尚显不足。具体而言,传统宣传教育手段如报纸、电视、广播等,虽历史悠久,但受众覆盖面有限,难以全面触及每一位党员及群众。相较之下,新媒体如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以其广泛的受众基础和强大的传播力,为党建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然而,这些新兴平台在党建教育领域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再者,党建教育的传统模式显得陈旧,其吸引力与趣味性不足,且互动环节欠缺。目前,部分地区的党建教育工作主要由党建教育人员负责,这导致受众参与度有限,难以有效增加内容的阅读量与分享次数,进而削弱了党建教育的效果。此外,党建教育的内容也需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当前,教育内容多集中于党的理论框架、政策导向及制度规定等方面,而缺乏具体实例和实践经验的融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的兴趣。
(二)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
党建教育工作者要有一种意识,即要突破传播的单向度,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评论区、分享功能、投票等交互功能,提高网民对党建新闻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改变传统的宣传方式,采用新媒介的思维方式,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观众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深度挖掘,对宣传方式进行创新,才能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和保留下来。另外,教育队伍也需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与操作。通过对使用者的反馈和行为资料的详细分析,能够持续地对宣传内容与战略进行调整,保证信息的传递效果。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准确的宣传计划,从而提高宣传的效力,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
(三)党建教育的内容挖掘不足
第一,目前尚未确立根据具体情境调整策略的基本观念,对于多样化的新闻素材和内容,缺乏灵活变化的形式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特定需求和偏好。此问题根源在于未充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虑,使得产出的新闻内容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第二,党建教育工作存在疏远群众实际的问题,减弱了其服务于大局和改革的功能。需要增强宣传的贴近性和实效性,使之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增强影响力。
第三,党建教育素材的选取较为集中在集体层面,如党组织活动,而降低了从党员个体视角出发的素材挖掘。这种做法忽略了党员个人经历、成长轨迹及工作经验等丰富的新闻资源,难以通过“个体反映整体”的方式展现党建的深远意义[1]。
二、新媒体时代党建教育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搭建党建教育新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资讯的传递速度已迅速提升至秒级。为了强化党的宣传工作,必须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力量,不断加快信息传播的步伐。这要求宣传部门具备明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身在传播上的长处与短处,并据此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工作理念和手段。将新媒体作为党建教育的核心阵地,是提升宣传效果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与各类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充分利用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等热门平台,我们可以确保党的声音能够迅速而广泛地触达人民群众。特别是在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通过新媒体渠道及时传达党的精神,对于塑造党员良好形象、增强民众认同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公开透明性,这使得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传递准确信息,有效引导舆论走向。在党建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将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及时公布真相,避免流言蜚语的滋生。面对突发事件,更要迅速行动,利用新媒体平台传递正确信息,稳定民心,展现党的坚定立场和强大执行力[2]。
(二)加强新媒体技术利用,推动党建教育形式不断创新
在“微时代”,网络与新媒体的普及为新闻宣传形式的创新开辟了新路径。首先,利用“微百科”视频,使复杂理论与新词汇变得易于理解,实现知识的快速普及。其次,通过“微电影”形式,将文字资料转化为直观、生动的视觉故事,迅速传达概念精髓。再者,“微新闻”以简短精练的方式,实时传递最新资讯,确保公众及时把握党建动态。同时,“微宣传”视频则以趣味横生的手法,增强党建教育的吸引力,拓宽受众范围。
在制作微视频时,需遵循几项关键原则:首先,内容应简洁精炼,避免冗长与复杂,确保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其次,务必聚焦核心,让主题一目了然,提升观众的认知效率;再者,创意是灵魂,新颖的表现手法与视觉效果能显著提升视频的吸引力;最后,质量不容忽视,清晰的画面与声音是保障观众良好观看体验的基础。微视频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以其快速、直观的特点,正逐步成为信息传播与接收的重要渠道。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受众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更多以“微”为特色的创新思路将不断涌现,深刻影响并重塑传媒领域的面貌。
(三)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动党建教育全面发展
现阶段,党建教育工作的环境正经历着由传统报纸、杂志为核心向多元化、全媒体、立体化传播的转型。为适应这一变革,我们需充分利用党报党刊等传统平台,同时积极探索“一源多用、多元呈现”及“全媒联动”的传播策略。例如,2020年建党节前夕,云南省精心策划了“他们的初心”专题报道,聚焦于扶贫前线的党员群体,通过深情叙述的手法,展现了驻村第一书记、帮扶专家及援滇干部等群体的感人故事与卓越贡献。
例如“七一”之际,云南日报不仅以“他们的初心”为主题,为每位报道对象定制了专属海报与图文,还在报端以《扶贫路上,绘就生命华章》为引,将各类素材整合成系列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宣传的深度与广度。此外,云南日报社旗下包括云南网在内的多个网络平台,也同步推出了长卷、手绘及海报等创意产品,并辅以精细化的推广策略,实现了宣传效果的全面覆盖与深度渗透。这一系列举措在云南省内扶贫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在社交媒体上取得了超过30万次点击的显著成效,为党建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未来发展的路径[3]。
(四)做好外部保障工作,优化党建教育环境
外部保障措施是党建教育中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策略集合。这涵盖了增强与媒体的联系,以提升党建工作的曝光率和报道深度;同时,深化与社会的互动,增强公众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此外,还涉及对党建教育活动的标准化管理,旨在提升宣传的品质和效果,并通过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宣传内容的精准和有效。为了强化外部保障并优化党建教育氛围,可以采取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巩固与媒体的合作关系,确保信息畅通,引导媒体更全面地报道党建工作;其次,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及时反馈并调整宣传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面对这一时代趋势,将党建工作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不仅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党建教育工作走深走实、焕发新活力的关键路径。展望未来,应继续深化“党建+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更多符合时代特点和党员需求的党建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琳.新媒体背景下企业思政工作的问题及策略[J].新农业,2021(7):86-87.
[2] 庞佳嘉.新媒体背景下企业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J]. 公关世界,2020(24):86-87.
[3] 陈冬梅.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企 业研究,2018(18):234,236.
(李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