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待心脏病发展至相应程度后,一些患者会选择做心脏支架手术,以此来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那么,心脏支架手术后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在日常生活当中又要如何进行护理呢?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简要科普一下心脏支架手术相关的小知识,为患者迎来新生的希望。
一、心脏支架手术的定义
心脏支架手术是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心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该手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疏通动脉血管,让原本塌陷或者狭窄的血管腔能够恢复正常的血流通畅状态。这一微创介入手术技术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劳动型心绞痛、复杂先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一些严重的冠心病治疗。
二、心脏支架手术后注意事项与日常护理办法
(一)术后早期护理
首先,伤口护理。患者在完成心脏支架手术后必须注重伤口护理,其是预防并发症以及感染问题的关键点。病患要注意清洁干净伤口的位置,保障该位置的干燥性,避免细菌入侵伤口而形成感染等的问题。每天都应当检查伤口,观察伤口位置是否存在渗液或者红肿等的异常表现,一旦观察后发现伤口存在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和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于第一时间处理异常迹象问题。在处理伤口更换敷料的过程中,应当应用无菌敷料或者器具,不可自行处理或者随意更换敷料,避免接触伤口。
其次,体位活动。患者术后的体位调整或者活动对于患者身体康复的影响极大,患者在术后的最初几天内不可剧烈运动,尽可能地降低其对于心脏的负担。患者可以保持平躺或者半卧位的姿势,促进血液循环。病患家属应当帮助病患定期更换体位,防止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
(二)用药管理与复查
首先,定期接受复查。心脏支架手术后定期复查是用于保障患者身体长期健康的重要举措,患者要定期接受血液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等,以便于医生可以综合性评定病患的身体支架运行情况,判断病患心脏功能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并且利用这种检查办法也可以发掘潜在的问题,如心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等。监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风险因素,结合检查的结果,调整药物治疗办法或者给病患提出相应的生活方式建议,从而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术后的3至6个月需要回到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尤其是患有脑血管或者糖尿病的患者,更是要注重疾病的治疗和定期复查。
其次,坚持正确合理用药治疗。患者心脏支架手术治疗仅是对症治疗,患者在做完手术后,必须坚持用药治疗,从而预防其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避免支架处发生再狭窄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类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避免患者支架内出现血栓的情况,抑制血小板聚集。患者不能私自增减药量,也不可随意停药。若药物剂量不足,则不能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若药物剂量较大,容易提高患者出血风险。所以患者在应用药物时要严格遵照医嘱,正确服用药物。一旦在用药时发觉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必须即刻就医,调整药物方案。
(三)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杜绝吸烟,因吸烟会使冠脉介入治疗后相对死亡率风险增加。
合理饮食,如实施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并且尽量不要食用动物油。适量运动,初期可以先做一些缓慢的柔和的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随后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定期随诊复查,通常术后2~3周需进行第一次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复查相关化验检查,并调整药物的剂量。每过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九个月以及一年,都需要去复查一次。
总之,心脏支架手术的日常护理至关重要,其是用于治疗心脏病的有效办法,但是手术成功也不代表着结束了。需要掌握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利用术后早期护理、用药管理与复查等多种护理办法预防旧病复发,促进康复。病患在术后如果感到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去往医院,和相关医疗团队进行沟通,反馈身体情况,进而制定出更具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积极配合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脏健康恢复。
(徐菲 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